朱敬一:發展生技產業 要「政府帶頭打群架」

【聯合報╱朱敬一】 2009.03.23 03:58 am



朱敬一

台灣自一九八二年起,就將生技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,其時間約略與政府推動電子產業相當。但經過近卅年的發展,電子產業已經開創了台灣成功的範例,績效讓全世界驚豔。相對而言,生技產業卻仍像是醜小鴨,廿五年下來還沒有蛻變為天鵝的跡象。許多人都會自然地問道:為什麼電子與生技同時出發,廿幾年後卻是一龜一兔呢?要了解其間差異,就要從兩種產業的特性差異談起。

生技電子 大不相同

國內的許多電子產業,做的是代工與製造。代工或製造講究的是品質與品管,除了少數客製化個人產品(如晶圓)之外,利潤率並不高。以手提電腦為例,台灣廠商每代工一百元訂單,自己能夠賺到的只有五、六元。在這種競爭環境下,大家要拚的就是壓低成本、精緻化製程。在這些方面,台灣廠商確實有其長處。台灣不與歐美的科研大廠拚研發,反而是謹守老二哲學,凡事你會我也會(me too),但是我比你好一點、更有彈性一點、成本低一點,訂單就是我的。訂單夠多,積沙成塔,利潤也不會少。

但是生技產業的特性卻非如此。絕大多數的新藥或高階醫材,其背後都有研究的學理基礎與智財權保護,是最典型的知識經濟。在此類知識經濟產業之中,絕大多數利潤是由最上游的研發創新者拿去,下游的生產代工根本賺不到幾毛錢。再者,在智財權的保護下,別人想做me too也做不到,注定是獨門生意。此外,台灣廠商即使擁有智財權,要到產品上路也是路途遙遠,因為新藥與醫材各國都有極為繁雜的管制法規,每個階段都得通過各國食品藥物管制單位的審核,沒有通過的醫療製品未必有價值。

高度管制 競逐不易

總之,在高度管制的生技產業裡,各國政府管制單位就像是拿戒尺站在講台上的老師,而各個廠商都是台下的學生。學生們拚命做功課,每堂課都要得到老師的核可才算數。幾個學期下來,只有堂堂過關的學生才能領到獎品,其餘失敗的學生則一無所有。

讀者試想,每一堂都有小考、任何一次考試當掉就可能前功盡棄、要連續考幾個學期;這麼長的試煉、這麼不確定的後果、這麼嚴格的老師,這種遊戲實在不是台灣習於短打的廠商所願意投入的。台灣廠商喜歡揮短打、一壘安打,但高階生技產品卻特別鼓勵全壘打,尤其關愛滿貫全壘打。在這種情況下,台灣要發展生技,實在極為不易。

但是即便如此,生技產業台灣還是要投入,而且要大力的投入。據估計,到二○一六年左右,全世界生技產業的年產值將達一點八兆美元,大餅肥厚,台灣放棄太可惜。此外,台灣生技方面的基礎研發能量頗佳,相關美國專利權排名世界十三至十七,表示台灣在智財權源頭這一端掌權良好,適合加入競爭。台灣比較不利的,就是如何將智財權的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產業的價值。台灣廠商輕薄短小,但生技戰場卻有如久耗的泥沼,不利於個別廠商的作戰。這個時候,就是政府出面帶頭打群架的時候了。

要打群架 政府帶頭

在經濟學理論中,政府常會介入公共財或外部性,但是其產業規劃的角色本即不多,而其中最能言之成理的,就是「打群架」。若是政府帶頭,則靠著規模優勢與風險分散,就能有效帶領廠商散戶長期對抗老師的挑剔與篩檢。台灣政府要帶動生技產業,其關鍵就在於此。

(作者為中研院院士、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)

新聞分析》政府挺不挺生技業 就看這次

懷特新藥(4108)研發的植物新藥「血寶PG2」,經過多年人體臨床試驗之後,近期將面臨上市與否的關鍵階段。由於生技製藥界對懷特公司及「血寶PG2」這項產品的評論分歧,「血寶PG2」能否成功上市,考驗的是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的決心及智慧。

懷特的「血寶PG2」研發計畫,原本是由美國技術移轉到台灣,但這項藥品以其注射劑型,在美國能獲准上市的機會相當低,因此「血寶PG2」就以中國大陸為後期臨床試驗所在地,並成功獲准上市。

懷特將「血寶PG2」引進台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後,試驗成果如何,外界並不得而知。這項藥品除接受臨床試驗時間相當漫長,也嘗試過發展多項治療適應症,直到最後以癌末的安寧病人是否能獲得生活品質改善為主題,終於走到上市前最後階段。

市場預期,懷特這項「血寶PG2」就算獲准在台上市,營業規模和其他新藥比起來並不會太大,但其指標意義在於,懷特堅持走完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的流程,這項流程對該公司而言是第一次,對台灣政府推動生技產業也是第一項嘗試。

【2009/03/16 經濟日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ef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